湿洞窟(鹀的石屋)

这个海蚀洞叫作“湿洞窟(鹀洞)”,是由于海浪的侵蚀形成的。
1180年(治承4年)的石桥山之战,源赖朝败给了平家。源赖朝逃经箱根山里和汤河原的湿洞窟,最后在此真鹤的湿洞窟里藏身。据说赖朝巧妙摆脱追兵,与七个家臣一起从真鹤海岸逃到了安房国(现在的千叶县)。
传说赖朝藏到洞里后,追兵赶来窥探洞内时,一种名为“鹀”的鸟(三道眉草鹀的一种)突然飞了出来,于是追兵以为洞内无人便转身离开了。因此该洞被叫作“湿洞窟(鹀洞)”。

manazuru1

湿洞窟的变化

据说赖朝时代有130米长。但由于海浪侵蚀,到幕府末期只有宽3米、长11米的大小了。当时的洞窟面向大海,由于大正关东地震时引起土地的隆起,变成了现在的高度。
这里由真鹤岬熔岩(安山岩质)形成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为了在三浦半岛建造海军飞机场,许多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被切割,形成了今天的规模。

manazuru2

“土地隆起前的湿洞窟”

(1922年:大正11年)

真鹤的三个名字的由来

真鹤自古以来有“青木”“五味”“御守”这三个名字。据说赖朝为了表彰藏身湿洞窟时别人给予他的帮助,设其为功,根据功劳的内容分别赐姓。
给用树枝挡住洞口的人命名为“青木”,根据料理的五个味道,给安排饮食的人命名“五味”,为了从追兵那里保护赖朝,负责监视看守的人叫作“御守”。